“考研是一场较量”
——与考研成功的周砚浓同学对话
发布时间:2014-05-09 15:59:37 来源:新闻法学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周砚浓,我院2010级新闻专业学生,在2014年考研大战中以笔试378分、初试第4、复试第12、综合排名第8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为学术新闻硕士研究生。
本期的"新闻会客厅"请周砚浓谈谈自己的考研之路和新闻梦。
主持人问:在考研上你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么你对考研的看法是怎样的呢?你当初又是怎样决定报考中山大学的?
周砚浓答:在我看来,考研是一场赌博,是和时间的一场赛跑,和命运的一场较量,我决定赌一场。既然要考研,要上进,我何必不多下一点苦功夫,争取走进更好的大学呢!综合比较后,我开始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后来选择暨南大学,但是最后还是换了中山大学。因为在我心里这个学校是top10。
问:很多人说考研是一种取舍,你怎么看?
答:我是大二下学期才决定考研的,一开始也是有功利心理的,因为我想进大报,所以我觉得有个名校研究生学历会很好进。到大四的时候,我开始阅读研究生层次的教材和书籍,所以一直在接触新的东西,很冲劲似的。
考研确实是一种取舍。因为考研就意味着放弃了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我如果不考研,大三暑假是想申请进入《南方都市报》或者《南方周末》实习的,因为我大二暑假在《羊城晚报》实习,有了基础。这可能就是我放弃的东西,但我很幸运地收获了考研成功!
问:很多"先人"都说考研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我还是比较贪玩的,学不进去就会情绪急躁,而且我大三暑假还回去玩了两个月。我也不是早上6点半就爬起来的那种人,没课的话我一般8点多才起床,但是坐定了之后,我的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思维也会转得很快。我想,是因为我喜欢新闻传播学术的东西吧,烦躁之后我就会定下心来把基础理论理一理,再去攻克深一点的东西,攻克了之后很有成就感。
在考研的最后一个月,我还在每天接触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新闻事件。整个考研过程中,因为是学习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只是觉得踏实,并没有觉得很累。
问:马上就是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了,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答:因为我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很有兴趣,可能会继续读博,以后当个新闻学的老师吧。另一种打算,就是到时候对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兴趣不再了,就找个好的报纸实现记者梦也不错啊。我总觉得学硕应该是继续读博的。
编后语:新闻专业教研室周敬成教授得知周砚浓考研成功非常高兴,她向记者介绍:"周砚浓同学思想活跃,阅读广泛,课堂表现活跃。他在大二下暑期到广州媒体(金羊网)实习,受到媒体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平时,他也关注社会热点,勤于思索,敢于质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课下作业,都表现上佳。祝愿他在今后的新闻路上飞得更高!"
记者:熊邦红 刘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