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成功在于折腾

——访我院考取华师大研究生的黎亚娣

发布时间:2015-06-05 14:35:03 来源:新闻与法学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她曾屡战屡败,但坚持屡败屡战;她曾经数次补考,但最终“高分拿下”……如她自己所说,她“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计划,一直在进步”。

她,就是我院新闻专业1101班的黎亚娣,一个爱折腾的邻家女子。

折腾出来的实习“运气”

“能在发行量超百万的《楚天都市报》实习,不少同学都感叹我‘运气好’,他们哪里知道,这运气来得何其不易!”黎亚娣苦笑。

都说“刘备三顾茅庐”,诚意十足,黎亚娣那“五顾楚天”岂不是勇气更佳?

一无人脉,二无资质,三无经验,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实习平台得到好的历练,黎亚娣就凭着一股“死不回头”的冲劲儿,三番五次地“造访”楚天大厦,最终以诚动人,折腾出自己的“运气”。

第一次自己找实习单位,大多数人六神无主,不少同学要么选择求助父母,要么选择回老家找了个小报社。

但她偏不!她选择了挑战性特大的《楚天都市报》。

开始,她打算用最常规的方法试试,在微博上关注了《楚天》相关负责人并一个个私信了他们,五天过后却无一人回应。

 她天真地以为是他们嫌我不够诚心,所以特地做了份厚厚的简历,去了楚天办公大楼,岂知是星期天,没有见到负责人。第二次去,又遭到冷遇。最后一次赶往楚天大厦,为了等候与主编见面,她在楼梯间坐了三四个小时。或许是被她的诚意和勇气给打动了,主编立马委派助理帮她办妥了所有实习手续。

折腾出来的考研“氛围”

“一个人想要成功,氛围必不可少”,对此,黎亚娣特别强调了我校新闻中心记者团对她的重要性。“记者团就是我的家,记者团里的人就是我的家人”。

从大一进记者团到大二担任要闻部副部长,再到大三升到综合部部长,她觉得记者团给了她很多的东西。

“我大学生活的一半时光都是在记者团度过的,我大学期间的朋友大都是在记者团结交的,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是记者团里的学长姚金带我写的,我对新闻专业的热情也是因为这个集体才得以延续。”

她告诉记者,记者团有一种特殊的氛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特别上进有激情,每次出现疲软期,想要放弃的时候,只要一到周日的例会,一拿起校报,一开始评报,她就会被这种气氛感染,从而继续前进。

“记得我写的第一篇稿子是一篇会议稿,其实写得并不怎么好,也没被刊登,但是我的师傅却很鼓励我,一个劲儿夸我上进。”

她告诉记者,记者团有一个“老带新”的传统,从来都是不求回报,倾囊相授。正因为如此,当12级的学妹向她请教考研的经验时,她几乎下意识地毫无保留地全教给了学妹,还把自己的考研笔记和资料全送给了她。

“记者团就是我的家,有了家我的大学才算有了归属感。”她表示她的专业分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记者团的实践。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她最大的优势就是用二维码DIY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作品集,里面很多作品都是借助记者团这个平台发表出来的。

折腾出来的考研“心得”

多动好躁、孤寂难耐、英语奇差……她一路上磕磕碰碰,不断吸取经验,也积累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心得。

首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练坐”,静坐忌躁。她特别反对“死学”,她每个周六都会给自己放一天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来不熬夜学习,每天晚上都会去跑步锻炼,自我放松。

文科类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她从来不会死记,理论先理解再背诵,只记核心,然后适当自我发挥,举例说明。她最大的“死穴”是英语,大二的时候英语四级考了三次才过,为了学好英语,她每天早上都会花很长时间记英语单词,考研涉及到的英语单词,她反复背了三遍。

“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观点,一条一条有序地罗列理由,学会说因为所以,学会举例,这是作为一个文科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黎亚娣这样告诫记者。                     

(记者 李高艳 赵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