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走近感动中国的他

——《南湖新报》记者团拜访全国道德模范孙东林纪实

发布时间:2016-05-09 16:22:56 来源:新闻与法学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5月7日上午9时许,由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吴世杰、指导老师朱学诗带领,《南湖新报》大学生记者一行19人,抵达黄陂盘龙城社区,专程拜访全国道德模范、“湖北信义兄弟集团”公司董事长孙东林,接受一次别开生面的“诚信”教育与洗礼。

走近公司大门,抬眼望去,只见大门上方的电子屏幕里滚动着“热烈欢迎武昌首义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的标语,师生们心中涌起阵阵感动。

“我今天和老师与同学们说说真心话,”原本设想得很正规的一场报告会,就在孙东林董事长拉家常似的话语中开始了。他说,他今年三月参加全国两会从北京回来后,公司里有许多要事处理,推掉了市里安排的许多很有“来头”的接待活动,“我就想埋下头来,多做少说,扎扎实实办实事”。

“听说你们三月中旬就开始一次次联系到公司与我交流,一直拖了一个多月——真的对不起,请原谅我的怠慢。”孙东林带着歉意,微笑着说,“不过,我也从这一个多月的联系中,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真诚,是你们的执着,让我们这次交流终于实现。”

“你们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这么早就远道赶来,也是对我和公司的一种激励。”孙董事长补充道。

提起当年他为什么那样以大爱之心对待他和哥哥手下的农民工,孙东林说:“我自己也曾是背井离乡的打工者,深知农民工的疾苦。”他说,小时候因家境贫寒,上学都打着赤脚,三年级时才有穿鞋的感觉;十几岁时就和哥哥一起在外打工,拿不到工钱是家常便饭。

“后来,我用社会各界对‘信义兄弟’的捐赠款,成立了‘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孙东林介绍,这样做,一方面是为陷入困境的农民工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是对关心和帮助我们兄弟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一个感恩和回馈。他说,六年来,基金会共筹资600多万元,帮助了2万多名陷入困境的农民工;三年前,基金会又开展了“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屋”公益项目,让200多所学校里的留守儿童每周都可以免费和远在他乡的父母通话;他们还在武汉周边的乡村定点帮扶贫困农户。

孙东林在介绍信义兄弟集团公司时说,他组建以“信义”冠名的建设公司,是为了传承哥哥的遗愿,让“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弘扬光大。他说:“我们公司做工程项目,不求做大,只求做精,做到心里踏实。”孙东林说,“我们每做一个项目,就要交一群好朋友,每盖一栋楼房,就要在社会上留下一座‘信义’好口碑。”

孙东林讲话结束,大学生记者团学生代表黄吉春向他赠送了一件礼品——书法卷轴:信义传承。

                报告会后,孙东林董事长与大学生记者们展开“信义传承”书法卷轴并合影留念。


“我们以这四个字,表达对孙董事长的崇敬之心,”黄吉春在致谢辞时激动地对孙东林说道,“也表示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的赤诚之心。”

“真诚感谢同学们的珍贵礼物!”孙东林动情地说,“我会把这四个字作为我和我的公司的座右铭,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孙东林回答记者提问之后,吴世杰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孙东林董事长和信义公司出席报告会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吴书记说,我们新闻与法学学院正在进行“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课题研究,今天的报告会,是一堂生动的诚信教育课;他还真诚邀请孙东林董事长有机会光临学院,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诚信的洗礼。

                        (学生记者 吴睿 毛玉清 盛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