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途”世界,察国情社情
新法院艺设院社会实践思政大课堂联合展盛大启幕
发布时间:2024-06-13 16:34:43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6月12日上午,新法学院与艺设学院举办的“‘视途’世界,察国情社情”社会实践思政大课堂联合展盛大启幕,新法学院摄影、电影等作品与艺设学院文创作品共二百余件在中区广场集中展出。校长李崇光,党委副书记李雪,校团委书记罗萍,新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吴世杰、常务副院长余林,艺设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琳、副院长肖巍,部分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观展。
开幕式上,新闻与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余林在讲话中表示,新法学院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上融合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成果展为同学们提供深入了解国情社情的重要平台,提醒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艺设学院副院长肖巍在讲话中表示,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对现实的关怀和思考,并向学生强调了艺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通过艺术的形式,更好地传递情感和思想,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随后,新法学院学生代表刘正昂发言。刘正昂认为,学院举办这次展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艺设学院学生代表卢晓宇在发言中表示,艺术来源于生活,他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传递给更多人,让观众能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在中区广场展览现场,映入眼帘的是新法学院的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成果展,展示着新法学院近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目光所至,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和电影作品吸引了众人眼球,祖国的壮丽山河、城市的繁华景象、市井的烟火气息和乡村的宁静和谐在摄影相片上、电影镜头里,尽情展现祖国山水和地域特色,一帧一景中尽是祖国之美与人文之秀。在新法学院展区旁,艺设学院璀璨的文创作品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设计独特、充满创意、蕴含深意的各式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艺设学子在创作中创造性地将红色历史与学校历史相结合,展出了多部“武昌首义”手绘等作品,汲取学校的红色底蕴,弘扬了“首义文化”。
校长李崇光在观展时表示,新法学子积极在新华网等媒体进行专业实践、在全国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在全国各地树立了首义学子的优秀形象。此外,李崇光认为,艺设学院展出的“武昌首义”手绘等作品巧妙地找到了艺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点,并鼓励艺设学子在创作中多融合“首义文化”,出新品、出精品,武昌首义学院首义文化研究中心未来将会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
现场电视循环播放着新法学院编导20级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影片,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影片有聚焦陶瓷守望者的《China china》、展现武穴市西游文化独特魅力的《情寄西游》和致敬茶人“工匠精神”的《茶缘》等等,无不在庄重典雅间展示着中华文化千年传承的瑰宝,传递出强烈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力体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和新法学子在专业实践上的高水准。
同学们三五成群,纷纷在作品前驻足停留,有同学看着摄影作品里高山的巍峨而感叹,有同学望着影片里非遗传承人的“指尖技艺”会心凝神,有同学翻阅到文创作品里有“首义文化”而新奇……不少同学拿出手机拍摄,留住并带走美好的记忆。
记者 彭监波 付静
摄影 杨秀宾 邓喆尹
审稿 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