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畅谈新发展,锚定视听新未来
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召开大一学生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4-16 11:34:13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4月14日下午,为帮助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新闻与文法学院特别召开了一场学生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在广播电视系曾毅老师和辅导员吴甜的组织下,于嘉鱼基地教学楼A210教室举行。座谈会围绕专业认知、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等展开,助力新生明晰专业方向,强化专业认同。
专业深度解读:从“认知”到“认同”的第一步
座谈会伊始,曾毅老师以“本届男生比例为专业历届最高”的话题轻松开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随后结合高考报考情况,从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三方面系统解读专业内涵。他指出,广播电视学视听新媒体方向聚焦融媒体时代需求,培养“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既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学原理等理论根基,也强化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编导等新媒体技能,通过详细介绍了专业的定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打破“专业认知盲区”,建立初步的专业框架。让同学们对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有效缓解了部分同学因对专业了解不足而产生的热情降低问题。
此次座谈会上,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如何提升专业能力”“未来就业方向”等问题,曾毅老师结合实例逐一进行了解答: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专业课深度教学与学习方向”疑问,曾毅强调,大学是思维升级的关键期,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掌握摄影、剪辑等“术”的技能,更要通过《艺术学概论》《视听传播概论》等课程提升“道”的素养,形成“技术+思想”的双重优势。
职业发展方面,座谈会上还分享讨论了往届毕业生多元就业案例,如学长通过公考进入荆门税务系统从事新媒体宣传,学姐在教育领域通过优质内容实现直播授课等,打破“专业对口局限”,鼓励学生关注政府新媒体、网络视听平台、文化创意企业等多元赛道。
针对大部分同学提出的实操困惑与实习焦虑,曾毅老师建议“大一大二打基础,稳扎稳打提升核心能力,实习不必急于一时”;在升学规划上,提醒学生“结合职业目标选择考研方向,同时重视长辈经验与行业动态”。
描绘专业蓝图:锚定视听新媒体,拥抱多元可能
除此之外,曾毅还从行业趋势出发,描绘专业发展蓝图:随着5G、AI技术的普及,视听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短视频、网络直播、AIGC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他强调,专业将依托校企合作基地(如湖北广播电视台等)深化产教融合,通过“课赛一体”“项目制”课程(如参与新华网视频制作)提升实战能力,助力学生在数字创意产业中找准定位。
座谈会持续一个半小时,现场互动热烈。2401班严宪坤同学表示:“曾老师用真实案例展示了专业的广阔前景,让我不再迷茫。未来我会脚踏实地学好理论,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成为‘能策划、会制作、有思想’的广电人。”不少学生反映,通过此次交流,对“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如何规划实习与升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辅导员吴甜在总结中鼓励学生带着老师的建议主动探索,用行动书写专业成长答卷,为广电专业增光添彩。
此次座谈会不仅解答了大一学生的现实困惑,更通过专业前景的清晰勾勒,帮助新生建立专业自信,明确“打牢基础、多元发展”的成长路径,为后续学业与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新闻与文法学院将持续开展“专业导航”系列活动,通过师生座谈会、企业导师讲座、优秀毕业生分享等形式,构建“认知——规划——实践”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在视听新媒体领域实现多元发展。
记者 蔡谨彪 余再
审核 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