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产教协同筑底蕴 校企联动拓新微短剧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5-06-25 08:35:18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6月23日上午,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负责人董国栋总经理一行来院开展产教合作交流,学院院长吕尚彬、常务副院长余林、副院长郑传洋、传播系系主任樊国庆、实验与实训中心副主任易霜剑参会,双方就微短剧产业基地落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全力构筑学院产教融合的厚实底蕴,拓展新维度、新需求的人才培育路径。

吕尚彬介绍了武昌首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强调学校、学院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明确把产教协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他称此次交流很好地填补了学院在特色人才培养方向的产业短板。

余林介绍了学院2025年新增招生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背景。他指出,在学院实现二次飞跃的关键节点,明确了智能传播、智能融合的发展与建设目标。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与学院的合作既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同时也能为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高层次的社会实践平台。

董国栋对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为行业发展服务,为城市未来筑基”是基地建设的使命,通过构建的“4+4+8+N”模式,全面覆盖行业服务、产业赋能、文化传承与价值创造,全流程提供影视产业服务、支撑长中短内容矩阵创作,助推荆楚文化精品传承。基地创新提炼了“基地、基金、基业”的“三基融合”发展思路,以内容生产为基础,通过完善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设立基金孵化等形式,为行业人才搭建孵化、助推平台,服务文化强省战略,进而推动“搭平台、聚产业、成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目标。

其他参会人员也围绕学生实习实训、产业+项目合作、学科竞赛培育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吕尚彬院长总结道,董总一行的到来为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送来了一份珍贵的“见面礼”。通过微短剧产业基地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学院能够更好地聚焦数字转型的智能传播、智能融合目标,尤其是在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有了更为坚实的着力点。

特约记者 郑传洋

编辑 张会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