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古今智慧,启迪职场新声
汉语言文学专业解锁“从典籍到职场的沟通密码”
发布时间:2025-06-26 15:55:30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为深化专业认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新闻与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于6月24日在11教报告厅成功举办“从典籍到职场的沟通密码”主题讲座。讲座特邀武汉苔米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陈艾嘉女士主讲,汉语言文学专业徐娟老师主持,汉语言23级全体师生参与。
释放与聚焦:核心能力之辨
讲座伊始,陈艾嘉以轻松的互动式肩颈按摩切入主题,在音乐与欢笑中引导全体师生释放情绪。随后聚焦“走进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问,现场观点碰撞热烈:社交能力、专业技能与经济独立均被提及。
陈艾嘉以《西游记》为喻,点明“愿力大于能力”的职场真谛——正如唐僧凭坚定西行愿力成为核心,新人怀揣热爱与学习决心,便能实现能力跃升。她指出,将赚钱异化为学习终极目标实为焦虑根源,并精辟阐释:智商丈量认知边界,情商掌舵人际航线;在协作社会中,情绪管理能力才是突破瓶颈关键。
沟通智慧:典籍中的情绪管理术
承接“情绪管理是突破瓶颈关键”的核心观点,陈艾嘉老师深入解析了源自经典的实用沟通技巧,助力学子将“学习决心”转化为“能力跃升”。
“点头术”:认同先行,化解冲突。源自《论语》“倾听”智慧,“点头术”强调以“是的”开启对话,化解冲突、建立联结。其核心在于:先接纳对方立场,再引导沟通。陈艾嘉指出,此法在应对自身挫折时尤为关键——用“是的,我现在很难过”替代自我批判,能有效阻断负面循环。她强调,情绪管理始于觉察,需理解他人付出,建议主动“随喜赞叹”以联结高能量者。
“微笑诀”:能量塑造,提升价值。溯源《诗经》“巧笑”“莞尔”,阐释微笑在不同场景的力量。陈艾嘉以胖东来销售员的成功案例,证明微笑能显著提升职场协作效果。她指出,成年后的面容是内在情绪与心态的长期写照,建议将微笑视为可习得的积极心态技能,倡导通过“对镜练习”等方式主动调整,从而塑造更具亲和力的自我状态。
“三赞原则”:积极转化,赋能关系。借鉴《文心雕龙》“颂赞”篇,陈艾嘉提出“赞细节、赞影响、赞人格”的黄金法则,这是情绪管理的积极外显与高阶应用。她强调,源于内在觉察与善意的真诚肯定,能瞬间拉近距离、唤醒深层自信。通过现场模拟,她指导学子锤炼表达艺术,揭示“三赞”不仅是沟通技巧,更是营造积极能量场、赋能他人的实践哲学。
答疑解惑:从心法到实践,点亮明灯
在引人深思的答疑环节,陈艾嘉以其深厚学养,为学子指点迷津,将沟通智慧延伸至高效赋能与人生方向领域,为学生点亮明灯。
答“躺平”与“内卷”之困:她指出,要“一边学孔子,内卷;一边学庄子,躺平”。此言力透纸背,痛斥盲目跟风,强调人生节奏应由内心纯粹而坚定的“愿力”定义,呼应开篇“愿力大于能力”的《西游记》真谛,为守护初心、对抗外界焦虑指明了方向。
解“五十知天命”之惑: 陈艾嘉精要点明“天命”非宿命,实为个人使命。她鼓励学子勇敢探索独特道路,以“学习决心”为桨坚定前行,这也是“能力跃升”的持久动力。
释“情感”与“离别”之题: 她将“爱”喻为付出与收获平衡的圆,并建议以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如手书感谢信)妥善处理离别。她强调,正视情感波动并正确疏导,远胜于压抑逃避。
丰盈彼岸:沟通之桥的终极抵达
讲座尾声,徐娟老师作深度总结,凝练指出:陈艾嘉老师以沟通智慧为舟楫——从“点头术”、“微笑诀”的情绪管理基石,到“三赞原则”的积极赋能,再到答疑中确立的“愿力”航标与“天命”方向——不仅传授了系统的沟通技艺,更深耕于自我探索(明心见性)与共情理解(联结他人)的沃土,引导师生将“学习决心”内化为力量,跨越沟通之桥,最终抵达更丰盈、自洽的人生境界。至此,活动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记者 梅莹 杨文成 袁娜
摄影 李怡 陈佩研
审核 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