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晒黑了,累瘦了,但是内心更充实了”

新法学院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1 17:14:40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晒黑了,累瘦了,但是内心更充实了”,这是新闻与文法学院学生王子璇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的真实感悟。9月9日下午,新法学院“首梦天地”校企地乡村振兴工作站召开暑期“三下乡”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全面复盘实践成果,明确后续工作方向,新闻与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芳、副院长郑传洋、分团委书记李珺及工作站成员二十九人参会。

会议伊始,代诗婷代为马岭村胡颖波书记助理宣读“青年先锋”“青年村播・助农新锐”等六类表彰名单,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取证书,杨芳书记等领导为学生颁发“校企地”三方表彰的荣誉证书。现场的掌声既是对优秀实践成果的肯定,也是对青年学子勇于担当的致敬。

杨芳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实践表现。她首先聚焦“三下乡”实践核心成果,系统梳理学生们的乡村服务轨迹:暑期近两个月的实践中,团队深入荆门市京山市马岭村,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姿态扎根乡土—— 充分发挥新媒体专业优势与技能,为马岭村拍摄制作80余条短视频,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成果、乡村日常生活、党建基层活动、群众走访互动、红歌传唱及安心托管班学习纪实等多个主题;针对农产品销售痛点,策划“村播助农”活动,通过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额提高,切实打通乡村特色产品外销渠道;开设爱心托管班,在教育帮扶中为乡村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也真正让‘专业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工作站的同学们不仅发挥新闻、新媒体等专业特长助力乡村发展,更在服务中提升了自身综合能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她指出,“要持续坚守‘知行合一、服务社会’ 宗旨,让青春力量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郑传洋副院长强调校企合作与实践提升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同学们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他也客观指出当前工作中需改进的方向,如短视频内容创新不足、直播业务能力待提升等,为工作站未来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引。

在换届环节,前任站长刘玫对过去一年工作站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梳理经验与收获;新任站长沈思群接过接力棒,表示将继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工作,延续工作站服务乡村的初心。秘书长冯依凡随后公布工作站最新框架结构,工作站下设站长、秘书长各1名,五个部门及一个实践平台,围绕“党建宣传+新媒体业务”为主线展开运营,明确工作重点与分工,为后续工作划定清晰路径。

此次总结大会不仅是对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全面收尾,更成为工作站接续奋斗的新起点。未来,“首梦天地”工作站将继续发挥校企地协同优势,为青年学生搭建“服务社会、锻炼成长”的实践平台,让更多青春力量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记者 钟世炫 胡敏洁

审核 郑传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