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非遗研学润人心 首义师生共传承

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融合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21 09:05:44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为加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和时代价值,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月19日上午,武昌首义学院新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231名学子,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武汉扬子江非遗文化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研学之旅。

                       孜孜以求   百年坚守

在老湖北人心中,“扬子江”就是一种记忆——中秋节的月饼、端午的粽子,承载了几代人的乡愁味道,也是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人匠心的凝聚。当非遗遇上糕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全体师生来到“百遗工匠”园区,共同观看扬子江集团四代匠心百年传承的故事,学习中秋节传统饮⻝文化、非遗糕点制作工艺以及扬子江发展创新的曲折事迹。扬子江非遗糕点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百年坚守和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让师生们的文化传承使命感油然而生。 

紧跟时代   大胆创新

伴随着解说员绘声绘色的介绍,全体师生先后参观“百遗工匠”、“喜文化厅”、产品展区及生产加工区。二楼喜事文化展厅,一派红彤彤的气象,展示出传统婚嫁、抓周、祝寿等礼俗情景。凤冠霞披、花轿绣球,中国⻛的喜事文化生动有趣;⻁头帽、⻁头鞋、蜈蚣肚兜、拨浪鼓、各种抓周必备“神器”,带领大家重回孩提时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传统拜寿礼仪“孝”文化,令人如沐春风。

产品展区,坐落在道路两旁的十二生肖及几尊铜人像,展示出湖北本地的过早文化,并作为花样图纹印刻于糕饼,供大家欣赏。生产加工现场,扬子江糕饼在保留古色古调的基础上,秉持“古法原香 传统手工” 的制作理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始终坚守传统,紧跟时代,大胆创新。

苦思甜  不忘初心

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同学们前往总结会现场。扬子江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张火清现身说法,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分享了扬子江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

张总表示,扬子江始终肩负振兴老字号、复兴中式糕饼的使命,不忘初心,坎坎坷坷,坚守自我,创新改革,于2016年入选第五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实属不易。他还谈到,依托于扬子江老字号品牌,再现老武汉情怀的扬子江非遗文化馆,不仅是⻝品主业的延伸,更是本地老字号中“非遗、旅游、研学”三者融合的首次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大家在品尝糕点和游玩观光中探索文化之根,感知文化之魂,赓续文化之脉。

本次研学活动,是新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合育人新模式的有益探索,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中,坚守文化传承初心,坚持“文化引领、思政凝练、知识探究和人格建设”培养目标,让学生切实体会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格物致知”的探索方法和 “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学生们在感受到扬子江非遗文化工匠精神洗礼的同时,已将爱祖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感深植于心。 

 

记者 徐乐 王能超 柳雨晴

摄影 夏文婧 张馨尹 杨美怡

审稿 徐娟

活动视频链接: https://b23.tv/bhKXkAB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