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改科研   >  科研工作   >  正文

——杨娟老师和她的《网络与新媒体评论》

让新闻评论与时俱进

——杨娟老师和她的《网络与新媒体评论》

发布时间:2015-10-16 11:48:06 来源:新闻与法学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2015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崭新的《网络与新媒体评论》,出现在记者面前,它的著作者为——杨娟。 

杨娟老师是我院新闻学教研室副主任,多年来为新闻学专业学生讲授“新闻评论学”课程。她认为,在网络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接收意见、表达意见,无论是新闻评论表达的方式,还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方式,抑或新闻评论表达的主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编著出版的《网络与新媒体评论》一书,不仅描述了新闻评论的最新变化,也总结了新闻评论的新规律,与时俱进地补充了新闻评论教学的新内容。

杨老师告诉记者,两年前,我院院长石院长教授开始着手组织编撰关于“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的系列教材,这本《网络与新媒体评论》是这一系列的其中一本。杨老师于2013525日参加了我校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后,便开始着手《网络与新媒体评论》一书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杨老师表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内容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评论教学侧重于传统媒体,而现在的教学必须关注新媒体,侧重于不同媒体的整合。她说,在当下,不少报纸的言论版上有大量来自微博微信的言论精选,在评论网页上,不仅有传统纸媒评论,还有网络言论的集萃,乃至评论节目的视频链接。因此,如今的教学应该从意见性信息整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教学的内容。

谈到这本《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的特点,她说:“首先,这是第一本面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闻评论教材,内容是全新的,这本书是在网络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对当下新闻评论的思考与总结,反映了最新业界动态、归纳了新闻评论最新的发展规律。其次,这本教材偏重于应用性,讲授了最新的新闻评论业务技能,并且跳出只讲新闻评论写作的窠臼,讲解了从策划到传播的整个过程,覆盖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的新闻评论内容生产。”

杨老师告诉记者,《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的原创性很强,这本书融入了她十多年来对新闻评论教学和研究的思考,如提出新闻评论概念理解的“三要素”有“评”、有“我”、有“新”,对于初学者理解“什么是新闻评论”很有帮助。而且此书还对微博评论、微信评论进行了界定和讲解,这些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原创性。“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在电脑键盘上敲出来的,每一个介绍的评论栏目或频道都是我自己查阅了好多资料后才写进教材的,每一个案例都是我反复比较之后才精心选取的。”杨老师说

谈到关于新闻评论教学,杨老师认为,交流是教学的基本规律。“新闻评论只有在与同学一起面对具体案例文本的问答之间,才能够被触及。”为了激励同学们课下对新闻评论的观察和思考,她在课堂上还开展了“一分钟说评论”等活动,让学生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如今是网络时代,教师与学生应该把自媒体和媒介融合的多样化评论理念纳入教学视野。”杨老师表示,“这本教材是我十年来新闻评论教学的结晶,是我对新闻评论的思考;也希望此教材能在配合和引导网络舆论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院学生记者 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