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红色家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风

发布时间:2021-12-02 10:00:51 来源:新闻与文法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一代伟人毛泽东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子女,不仅开创了廉洁好家风,也滋养了廉政为民的党风政风。

有人说:艰苦奋斗是物质匮乏年代没有选择的生存方式。但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而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他一惯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对家庭成员的一惯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常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几年,打了73个补丁;一双皮拖鞋,外巡时被宾馆服务员当作垃圾扔掉,却又被捡回来继续穿,连修鞋匠都不愿意缝补;接见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时穿的裤子打满了罗纹补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的数千件毛泽东遗物是他俭朴生活的最好见证。一件件物品,折射出一代伟人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彰显出这个家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家风。

毛泽东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毕生,却从不向人民索取,又要求亲朋戚友不要向人民伸手。廉洁自律,不搞特殊,是毛泽东毕生保持的作风,也是毛泽东家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言传身教 严以教子

毛泽东对子女在“三观”和为人品德上一向高要求。他一贯将自己视为普通一员,教育子女也要以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普通人的眼光对待他人。

1946年,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先是让岸英脱下那身苏军制服和大皮靴,换上自己穿过的旧棉衣棉裤和江青用边区纺的粗毛线织的毛背心、毛袜子。不多久,他又让儿子从自己的住地搬到中央机关去住。他还问岸英:“你吃什么灶?”岸英如实地回答:“中灶。”毛泽东一听便有些生气,责问道:“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你应该跟战士一起吃大灶。”岸英肠胃虽有毛病但仍愉快地接受了父亲的意见。

1947年10月8日,在给岸英的信中,毛泽东教育儿子:“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岸英十分珍视父亲在这封信中关于人生、事业的那段教诲,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严格约束及规范自己的言行。

随后,毛泽东又支持与鼓励并满足了岸英要参加志愿军的请求。当时,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劝说,岸英还是不要去朝鲜参战了,因他家已在革命战争年代失去了 5位亲人。但他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后来岸英的牺牲让毛泽东万分悲痛。当彭德怀就岸英牺牲经过详细作汇报时,毛泽东听罢沉默了一会说:“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为人民利益”正是毛泽东家风的精神内核。为人民就应该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就应该要永远夹着尾巴做人,不搞特殊化,做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官二代。

毛泽东为了人民,教育弟妹舍小家为大家,教育亲人“一切按规矩办理”,他以身作则,培育了廉洁好家风。这种家风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的亲人,大弟毛泽民被军阀活活勒死,却不肯改口背弃共产主义,小弟毛泽覃血染红林,温婉柔和的妻子杨开慧在敌人的皮鞭木棍下说“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还有那在监牢中生下孩子就毅然走向断头台的堂妹毛泽建,新婚才几个月就奔赴战场的儿子毛岸英,年仅19岁被敌人活埋的侄子毛楚雄,他们为革命英勇献身,他们用鲜血生动诠释了“为人民利益”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