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一份课堂作业的孵化之路

发布时间:2015-11-19 10:07:14 来源:新闻与法学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新闻与法学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两位同学的一份关于“漫游记”的课堂作业,被一家科技公司看中,成为其营运项目,作业设计者因此而获得1.6万元启动资金。请看——               

                                                           一份课堂作业的孵化之路

                                                    (本院学生记者 付晗 冯晓菲 王凯)

   记者就“课堂作业如何变成营运项目”的话题,采访了“漫游记”设计者之一的刘康同学。

“它最开始只是一份普通的课堂作业,而今天,它成了一个备受关注、被企业看中的营运项目。”刘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也没有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

                                                            慧眼识珠

“‘漫游记’是我在上课时布置的一份作业。”该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主任郑传洋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他在“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提交一份产品策划书,需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及应用远景。

   郑传洋老师介绍,网络与新媒体课程的作业设计,必须考虑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培养具有产品创意核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同学们的作业交齐后,郑老师仔细挑选三份优秀设计,分别向几家互联网公司推荐,并邀请业界专家会审,请求给予指导。这其中,就有刘康、褚志壮两同学的“漫游”作业。

                                                            企业眼光

刘康与褚志壮的作业设计文本被郑老师投向一家“慢旅游企业——武汉沃克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一眼相中。

“第一眼看到这份作业,我们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武汉沃克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邵琪清说,“作业设计的思路和公司慢客旅行的产品思路非常贴近,于是,我们便联系了郑老师,并商讨合作事宜。”

这样,通过郑老师牵线,一份学生作业进入了企业家的视线,老师、学生、企业科研人员,三方合作,前后经过六易其稿,终于满足了公司的营运要求。

527日,武汉沃克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到访新闻与法学学院,在新媒体教研室,与刘康、褚志壮签订项目合作书,并支付了第一期1.6万元项目启动资金。

                                                              贵在创意

当记者请刘康对“漫游记”设计做些解读时,他说“漫游记”是“成就系统”的一个部分,基于用户的旅游习惯形成旅游数据,并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建立用户的个人旅行档案;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记录每一位用户在旅行方面的行为习惯,用社交分享的方式来满足用户在情感上的需求,获得成就感。

“我们的设想,是将‘漫游记’作为商业模式的切入点,”刘康说,“让用户在得到成就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并让其价值能够落地,延伸线下的社会效益——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当问及为何将旅游作为整个成就系统的第一个版块时,刘康笑道:“旅行,是当今年轻人最为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方面也是我们较为有把握的领域,好上手。

记者了解到,“漫游记”在八月底的测试过程中,刘康的团队遇到了一些设计瓶颈及技术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以往所没有的新经验。据悉,该项目同时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目前已进入复赛阶段。

新法学院副院长余林告诉记者,“漫游记”是武汉沃克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该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合作的第一步。第一代产品上线后,公司将进行整体评估并追加投入,预期投资额将达百万元。